隨著現代生產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泵類產品主要向以下一些方向發展:
1.產品大型化
泵類產品大型化可以提高機組的技術經濟指標和運轉的可靠性。若用一臺大泵和用多臺小泵相比較,用一臺大泵可以節約大量的材料,動力消耗小,占地面積小,也便于管理。另外產品大型化還便于采用自動化技術,如自動預報事故與自動調節流量等。
隨著現代工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和技術的發展,工業裝備容量越來越大,泵的流量和驅動噶那個率也越來越大。電站的鍋爐給水泵就是大型化的一個有代表性的例子。在四十年前,五萬千瓦的發電機組還是作為機械工業中的一項杰出成就。到七十年代,單是大型電站給水泵的功率就超過五萬千瓦。目前,國外180萬千瓦的發電機組,驅動功率為75000馬力的給水泵即將出現。
近幾年來,國外大型泵發展越來多,如1000毫米口徑的大型潛水泵,葉輪直徑7米的巨型軸流泵,2000千瓦的屏蔽泵,流量為1500頓/時的船用螺桿泵等。
據估計,今后一段時期,泵類產品還要向大型化的方向發展。到二十世紀末葉,泵的葉輪直徑可能要超過15米,給水泵的驅動功率可能要達到8萬馬力。
2.泵的高速化
隨著汽蝕問題,材料問題的不斷解決,泵的轉數越來越向高速化的方向發展,這不僅對離心泵而言,就是對往復泵和回轉泵也是一樣。
3.發展特殊泵
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對泵的要求越來越多,條件越來越特殊。因此,目前各種一般用途的泵的比重下降,而特殊用途的泵大量發展,比例逐年增加。據統計,在1880年左右,一般用途的離心泵產量占整個泵產量的90%以上,而動力裝置用泵,化工用泵,礦山用泵等特殊用途的泵,僅占整個泵產量的10%左右,到1960年,一般用途的泵只占45%左右,而特殊用途的泵已占55%左右。據估計,到公元2000年,一般用途的泵可能只占20%以下,而特殊用途的泵將占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