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環泵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發布時間:2017年06月21日 09:49 閱讀:6635
返回 來源:
澤德
水環泵有單作用式和雙作用式。單作用水環泵,主要由葉輪、側蓋和泵體組成。葉輪必須偏心安裝,其上裝有葉片,葉片有徑向葉片和前彎葉片。側蓋上又開設有較大的吸人口和較小的排出口。
工作前泵內必須充以一定數量的工作水。當葉輪旋轉時,液體被帶動而均勻分布構成水環,水環內表面與葉輪輪轂表面及兩側蓋端面之間形成一個月牙形的工作空間。該空間被葉片分隔成若干個互不相通的腔室。顯然,這些腔室的容積隨著葉輪的回轉在不斷地改變。其工作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1.吸入過程:當葉間轉過圖中的右半轉時,由于葉片外端與偏心的泵殼間的距離增加,葉間的液體就會被甩出,使葉間腔室的容積逐漸增大,氣體便通過側面的吸入口被吸人。
2.壓縮過程——當葉間轉過吸入口開始進入圖示左半轉時,由于泵殼與葉片外端的距離逐漸縮小,葉輪外高速流動的液流便會擠入葉間。當葉間尚未與排出IZl相通時,其中的氣體便受到壓縮。
3.排出過程——當葉間轉到與排出口相通時,葉間腔室中魄壓力即會在瞬間與排出壓力相乎衡,并在葉輪隨后的轉動過程中,由于葉外的液體不斷擠入葉間,將氣體排出。
可見,水環泵的工作原理與葉片泵有非常相似之處,即都是靠工作腔室的容積變化來產生吸排,但兩者卻有著重要的差別。水環泵中的定子是由一個旋轉水環構成的,而這個水環是由葉輪給予工作水的動能所形成的。水環中的液體在圖示的右半轉中是靠葉輪帶動其回轉而獲得了一定的能量,并被甩到葉外的流道中;而在其進入左半轉后,也就只能憑借其已獲得的動能擠入葉間,壓縮氣體。這樣,葉輪外的液體流速必然會隨著壓力的增加而降低。當排出壓力升高到一定的數值時,葉輪外液體的速度也就會降到很低,從而不能進入葉間去壓縮氣體。也就是說,水環泵中的氣體在壓縮階段壓力能的增加,完全是靠工作水獲自葉輪的動能轉換而來的。因此,水環泵提高所輸送介質壓力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水環泵也有雙作用式,以增加流量,并使作用在葉輪上的徑向力得以平衡。
返回頂部 | 返回列表